有機質肥料施用量與水稻的產量及稻米品質關係最為密切,施用量不足則產量偏低,施用過量仍會造成稻米品質降低,及因水稻倒伏而ˊ影響產量及米質,因此仍應因循適時適量施用為原則。
以下簡介
二種有機質肥料施用量的計算方法
一.以施用豬糞腐熟堆肥,每公頃需釋放120公斤氮素為例
假設豬糞腐熟堆肥的氮素含量為1%,水分含量為15%
堆肥用量=氮肥推薦量
÷堆肥N%
÷(1-堆肥水份%) × 2 (豬糞堆肥之有效氮素礦化速率以50%計)
每公頃豬糞腐熟堆肥用量 120+1%+(1-15%)×2=28.235公斤
豬糞腐熟堆肥應以全量作為基肥施用
二.以施用菜籽粕,每公頃需釋放120公斤氮素為例
假設菜籽粕的氮素含量為5.3%,水分含量為12%
菜籽粕用量=氮肥推薦量
÷堆肥N%
÷(1-菜籽粕水份%) ×1. 2 5 (菜籽粕之有效氮素礦化速率以80%計)
每公頃菜籽粕用量 120+5.3%+(1-12%)×1.25=3.216公斤
菜籽粕則以1/2做為基肥,1/4做為追肥,1/4做為穗肥施用
雜草防除
台灣水田的雜草非常繁多目前應用在水稻有機栽培的雜草防除技術有五種
第一種重覆整地法
於插秧前12-15天進行第一次整地,粗耕、細耕及耙平同時完成,隨即給予深水(5-10公分)灌溉,持續至插秧前三天再進行第二次整地,及可完全防除雜草。
第二種於水稻插秧後俟植株挺直後,於田間放養合鴨或菜鴨,每分地放養數量以10隻為原則,也可以完全防制雜草。
第三種使用水田除草雞除草,於行間的除草有效,但株間的除草較為困難
,仍有賴農民勤於田間的人工雜草拔除工作,可有效降低雜草的發生。
灌溉水管理
水稻依不同生育階段,所施與的灌排水水管理技術不同,在水稻插秧後,必須給予長時間的湛水管理,一期作持續的時間約30-35天,二期作則約20-25天,灌水深度為4-6公分,其原因包括:1.一期作插秧後低溫,二期作插秧後高溫,如給予湛水管理,可以有效緩衝環境,對水稻生育初期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2.有效提供水稻生育,所需的水分及養份,使水稻順利生長及分糵 3.湛水可以造成土壤的還原狀態,土壤中無足量的氧氣,使雜草種子不能獲得足夠能量,啟動生命機制以抑制雜草種子的發芽,達到有效控制雜草之目的,一期作約插秧後35天,二期作約25天,必須力行曬田,使田區充份龜裂,曬田時間可持續一星期,但期間必須注意水稻葉片是否捲屈,當發現時必需立即給予灌水,曬田是水稻有機栽培管理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原因包括:1.水稻施行有機栽培,土壤因長期湛水,造成過度還原狀態,土壤中可能累積有毒物質,不利於水稻生長,曬田則有利於氧化分解 2.曬田可造成土壤中水分不足,促使水稻根系往下紮根,不僅可以有效預防水稻生育後期倒伏,更可充分利用較深層的土壤養份,有利於水稻後續之生長 3.曬田可以造成水稻水份及養份吸收不足,而產生生育短暫停滯現象,以有效抑制水稻之無效分糵及植株過度抽高,並加強植株的硬度,以避免水稻生育後期倒伏,水稻生育全程有二個階段,需要約7公分的深水灌溉,一是幼穗分化期(幼穗形成約0.2公分時)一是抽穗期,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穗粒數及雄蕊與雌蕊分化形成最重要的時期,此時需要大量的水份及養份供應,才能確保一穗粒數及稔實率。抽穗期則因抽穗開穎及授粉均需大量的水份及養份供應,因此必須深水灌溉,除上述所提必須特別注意灌排水管理的階段外,其餘採行輪灌至收割前一星期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